大孔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汙染因素及再生工藝闡述
本產(chan) 品是在大孔結構的丙烯酸共聚交聯高分子基體(ti) 上帶有羧酸基(-COOH)的離子交換樹脂,該樹脂具有優(you) 良的動力學特性,並且具有再生效率高、酸耗低,工作交換容量大等特點。
本產(chan) 品相當於(yu) 美國:Amberlitc IRC-84,德國:Lewatit CNP-80。日本:Diaion WK10,法國:Duolite C-476,前蘇聯:KB-3,捷克:Ostion KM,相當於(yu) 我國老牌號:D131、D110、D111S、D152。
用途:在水處理中,D113樹脂與(yu) 001×7配套能十分明顯的除去堿度和硬度,特別是除去碳酸氫鹽,碳酸鹽及其它一些堿性鹽類,主要用於(yu) 含鹽量較高的水處理;大水量軟化脫堿處理;廢酸廢堿中和;電鍍含銅、鎳廢水處理;以及製藥,食品和製糖等,也可用於(yu) 廢液的回收和處理,生化藥物的分離和提純。
包裝:編織袋,內(nei) 襯塑料袋。 塑料桶,內(nei) 襯塑料袋。
使用時參考指標:
1.PH範圍:5-14
2.允許溫度(℃) ≤100
3..膨脹率: (H+→Na+)≤65
4.工業(ye) 用樹脂層高度:m 0.8-2.0
5.再生液濃度:Hcl:3-6 H2SO4:0.5-1
6.再生劑用量(按100計),kg/m3 濕樹脂:HCL 40-60 H2SO4 80-120
7.再生液流速:m/h Hcl:4-8 H2SO4:10-25
8.再生接觸時間:minute:30-45
9.正洗流速:m/h:約20
10.正洗時間:minute:20-30
11.運行流速:m/h: 20-40
12.工作交換容量:mmol/l (濕樹脂)≥2000
大孔弱酸性陽離子交換樹脂汙染因素及再生工藝闡述離子交換樹脂都是用有機合成方法製成。樹脂中含有一種(或幾種)化學活性基團,它即是交換官能團,在水溶液中能離解出某些陽離子(如h+或na+)或陰離子(如oh-或cl-),同時吸附溶液中原來存有的其他陽離子或陰離子。即樹脂中的離子與(yu) 溶液中的離子互相交換,從(cong) 而將溶液中的離子分離出來。
離子樹脂技術在運行過程中難免會(hui) 受到汙染一般稱為(wei) 樹脂的中毒,其原因分為(wei) 以下幾種:
1、樹脂的有機物汙染一般是針對陰離子交換樹脂而言。水中的有麵物主要是動植物腐爛分解產(chan) 生的腐殖酸、富維酸等帶負電基團的線形分子,其帶負電基團和陰樹脂帶正電的固定基團發生電性複合作用,緊緊地吸附在交換位置上。這些線形分子上通常帶有多個(ge) 負電基團可以和樹脂的多處交換位置發生複合作用,形成一種鄭曲物質纏繞在樹脂孔結構中,不但老辣了樹脂的官居能基團,還堵塞了樹脂的孔道,使樹脂的交換能力下降,嚴(yan) 重者會(hui) 使離子交換反應不能進行。采用一般清洗方法很難將其從(cong) 樹脂孔道中清除掉,這種現象稱為(wei) “瓶頸效應"。
2、無機物汙染主要是由於(yu) Cu Fe Mn Ca Mg Al等鹽尖在堿性環境下水解生成氫氧化物絮狀沉澱,水中矽含量高時生成矽膠,這些物質堵塞樹脂孔道,影響了樹脂的孔道,當重金屬離子存在時,還會(hui) 使樹脂氧化,改變樹脂結構,使樹脂交換能力。
3、微生物汙染
當樹脂儲(chu) 存或長時間沒有進行再生時,樹脂吸附了水中的藻類和微生物,這些微生物以樹脂內(nei) 硝內(nei) 硝酸鹽、胺等為(wei) 營養(yang) 物迅速繁殖。微生物不但汙染水質,還可以破壞樹脂結構,使樹脂降低或者喪(sang) 失交換能力。因此為(wei) 了減少樹脂的汙染和中毒,原水在進行交換柱之前應進行一定的預處理。
離子樹脂的複活與(yu) 再生
在離子交換過程中,由於(yu) 各種原因引起樹脂交換容量下降或交換性能的喪(sang) 失,會(hui) 造成交換係統的不正常運行或引起係統出水水質的降低。此時,必須對樹脂進行更換處理或者是再生。根據不同因素采取相應的方法對其進行處理使其恢複交換活性。
在離子交換樹脂循環使用過程中,由於(yu) 樹脂中毒而導致吸附容量下降,因而須定期對中毒樹脂進行再生。樹脂再生周期的長短,隨毒物在樹脂上的積累速度而異。對於(yu) 矽中毒和鉬中毒的樹脂,采用苛性鈉溶液進行淋洗再生是很有效的。此時矽和鉬分別以矽酸鈉和鉬酸鈉狀態進入堿再生液,從(cong) 而使樹脂的吸附容量得以恢複。